站长技术网

首页 > 站长资讯 > 互联网 >

亚马逊、苹果们为何纷纷开始发展智能耳穿戴?

2016年10月,一群极具影响力的科技巨头们共同出席了一家名为Doppler Labs的初创公司的 产品展示。本次展示参展人员包括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 和首席执行官Satya Nadella,苹果 互联网首席执行官艾迪库伊和苹果Beats耳机组负责人Jimmy Iovine,以及来自亚马逊、 Facebook、谷歌和腾讯的高级管 理人员。     他们体验了Doppler的预生产版Here One无线耳塞,这款耳塞能够隔绝环境噪音,能够放大 房间内指定对象的声音,甚至能够作为翻译机器与他人进行跨 语言交流(当时Doppler的一名员 工用西班牙语提了一个问题,大约半秒钟后,耳塞就将问题用英语表达出来了)。     会展结束后,至少有两家公司出价表示要收购Doppler,但结果没有一家公司提供足够高的 价格来说服Doppler放弃发布这项新产品的梦想。可惜的是事 后,这款产品的销售未能一飞冲天 ,一年后该公司也倒闭了。但故事并没有结束,在公司宣布倒闭后的几周内,超过半数的 Doppler顶级技术人员陆续开始为 科技巨头们工作。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到亚马逊、苹果和谷歌都已经开始进行类似的高优先级耳机项目,以 Doppler的终点为起点,继续前进。据消息人士称,这三家公司 的三款产品都致力于将助听器的 实用性与高端耳机的娱乐价值相结合。由于这三家公司已宣布加入医疗保健计划,他们可以轻松 地给产品添加健康监测传感 器,从行走步数统计到测量氧饱和度,几乎会涵盖所有可测量的内 容。虽然这款产品可能需要数年才能问世,但如果这种入耳式计算机能够让消费者将沉重 的手 机留在抽屉中,估计没有人会拒绝它的魔力。     Doppler前音频工程主管Gints Klimanis说:“讲到底,我们的想法是将人们使用智能手机 的时间转化为使用我们的耳机产品的时间,智能手机可能永远 不会淘汰,但语音命令和听觉的 结合可能成为未来主要的人机交互方式。”     亚马逊,苹果,谷歌和微软的发言人均拒绝对以上内容进行任何评论。     当下为何发展智能耳穿戴?     在五年的时间里,Doppler和其他创业公司一直在努力尝试通过结合音质、电池寿命和娱乐 因素来创造出一款智能耳穿戴,成为大众市场的掌上明珠。但 是为什么各位科技巨头公司突然 就看上了这个想法呢?其原因就是:亚马逊的Alexa、Apple的Siri、Google智能助理以及微软的 Cortana等个人语音助手突然 成为继iPhone推出触摸屏以来最大的交互界面革命。     Strategy Analytics的分析师Cliff Raskind表示,我们的愿景是未来人们不需要触碰设备 就能使用体验科技,这个愿景符合了科技的潮流,从而使得智 能语音市场成为多年来发展最快 的新硬件市场。预计到2023年,63%的美国家庭将拥有像Amazon Echo或Google Home这样的设备 ,远高于2014年的0.03%和 2017年的16%。     Comscore预测,到那时,美国人使用谷歌搜索时大部分时候将会利用语音输入而不是打字输 入。根据Juniper Research的数据,响应语音查询而投放的 广告市场将达到120亿美元。这些预 测甚至都没有考虑到未来消费者在使用入耳式计算机后将会获得更多的在线时间,为科技巨头提 供更多的需求数据——更 不用说未来将会出现无摩擦网购:只要喊一声“Alexa,买xx。”即可 完成购物。     未来是“耳朵”的未来     “科技公司可以让用户的耳朵做更多的事情,而不单纯是听音乐和打电话,”Satjiv  Chahil说道,他是前苹果营销主管,近几年为助听器制造商 Starkey Hearing Technologies提 供过咨询服务。“比如虚拟助手能够全天在客户的耳边进行语音提示提供帮助,这能够让他们的 生活变得更加幸福健康。 ”     你的耳朵有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特性。它们距离你的嘴只有几英寸,所以他们可以比房间内其 他的智能语音系统更好地理解你的话语。与你的眼睛不同, 即使你睡着了,你的耳朵仍在工作 ,它们是我们最终的多重任务者。每年都有成千上万人在开车时试图发短信从而出车祸死亡,但 大多数人都能够在谈话或 口述信息时安全驾驶——即使正在播放音乐,孩子们在后台聊天。耳 朵不在你的正面,因此未来的Jony Ive更容易为耳朵设计出时尚甚至隐形的产品造型而 不是眼 睛。对比之下大家可以参考下Google眼镜。     Dolby Laboratories的首席科学家Poppy Crum表示:听觉交互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正确的 传感器和计算机处理,仪器可以判断您的头部是指向面前的 商店货架还是指向路边的广告牌。 如果再添加一个心率监测器来测量压力和一个脑电图传感器来分析大脑活动,它可以在某种程度 上知道你在想什么——比 如,它可以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你身后的脚步声。     的确,未来全面的人工智能语音系统理解的不仅仅是我们话语表面的内容。总部位于英国剑 桥的一家名为Audio Analytic的初创公司已经能够让设备能 够识别窗户破碎或婴儿哭闹的声音 。 按照这个速度,亚马逊不久就可以在听到咳嗽时向你推送感冒药的广告了。     智能耳穿戴面对的挑战     对于任何希望销售大众市场计算设备的公司而言,入耳式智能语音产品也面临着棘手的挑战 。入耳式智能语音设备要求设备本身必须很小,而且几乎没 有重量,同时能够完美地匹配不同 人的耳道,以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证佩戴的舒适感。与此同时,它必须具有足够的电池容量, 至少使用时间要与智能手 机一样长,更不用说电池电力要支持高耗能的无线板块和板载处理器 ,另外还有耳垢的问题,以及用户如何在使用设备时尽量避免摇头,挥手,耳朵敲击或 自言自 语。而且根据最近的一项研究,只有6%的美国人表示他们愿意在公共场合与他们的语音助理交 谈。     然后是人们对佩戴助听器的反感。美国听力损失协会表示,虽然有数亿人对佩戴耳机表示感 到很正常,但4800万可以从助听器中受益的美国人中只有16 %购买了助听器,而且这些购买的 用户往往已经犹豫了七年。     严格监管行业并无帮助。恰恰相反,由于助听器已被定义为医疗器械,制造商必须获得食品 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产品,消费者需要获得医生的处方并支 付费用才能买到助听器,而且通常 没有保险资助。根据消费者报告,助听器产业的利润率随着消费增长而不断增加,五家公司的寡 头垄断已经能够主导每年 60亿美元的助听器行业,销售的产品平均每双成本为2700美元,高端 产品甚至达1万美元及以上。     现在,这个监管僵局即将改变。去年8月,国会通过了“2017年OTC助听法”。当它在2020年 8月生效时,公司将能够在网上或在任何药店向轻度到中度听 力损伤的人销售助听器,就像眼镜 制造商向没有眼镜又不想找验光师的人出售10美元一副的眼镜一样。     这开启了一个庞大且不断增长的市场。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全世界有11亿长时间佩戴耳机的 儿童和年轻人有听力损伤的风险。     法律也可能会对该行业产生巨大影响。突然间,任何发现自己比他们想象中更容易说“你说 什么?”的人都可以走进Walgreens,并以几百美元的价格购 买一台听力设备。很可能,他们会 在彩色iPhone外壳和FitBits产品旁边的电子产品货架上找到它,而不是在的辅助器具或者其他 老人产品的货架中找到。该 设备可能根本不作为助听器销售,而是作为具有“听力增强”或“ 个性化”的蓝牙耳机销售。     “我等待这一时刻有20年了,” Doppler前副总裁KR Liu说,她从三岁起就因严重的听力损 失而戴着助听器了。“你拥有这些令人惊叹的公司,可以做 出惊人的事情,并拥有品牌化的力 量来消除人们对助听器的耻辱感。”     DOPPLER公司带来的变革     Doppler没有创造出入耳式语音助手,但它在短暂的存在期间内对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音乐行业高管Noah Kraft和前微软高管Fritz Lanman在2013 年创建了该公司,当时他们提出一 个了产品,Coachella(美国的一个地区)的人们可以用该产品来调整现场表演的音乐,例如添 加“模糊音”效果或提高音 量上限。到2016年初,它已组建了一支极具影响力的音频专家团队 ,并且当时他们在开发Here One,为它添加了“听力增强”功能,以及拨打电话和播放音 乐的 能力。     随着关于该产品的流言开始传播,Doppler开始不断受到那些对此感兴趣的科技巨头们的询 问。尽管Here One本应该在几个月内上市,但该公司的首席执 行官Kraft宣布,10月将成为“演 示月”。于是,一个小团队在环球音乐(Doppler第一批投资者之一)办公室俯瞰旧金山湾的一 间高档会议室进行了展示。     展示参观者包括Mary Meeker和Yuri Milner等风险资本家,还有亚马逊及其位于硅谷的研发 部门Lab 126,以及来自Google、Apple和Facebook的团队。 虽然有几家公司在桌面上提出了一 些非正式的出价,但没有一家公司提供的价格达到或接近Kraft和Doppler的董事会对公司的估值 。     在Here One于2017年初开始销售之后,所有的独角兽梦想都消失了。科技媒体称赞该设备的 创新设计,但表示其电池寿命极短,并且因难以解释为什么 这不仅仅是另一款无线耳机,从而 导致销售不佳。然而,亮点还是存在的,近四分之一的买家认为它比助听器更便宜,声音更好— —Doppler并未付出营销努 力就赢得了这些用户。随着Apple的AirPods掀起了消费者耳机市场风 潮,Doppler决定转向。虽然工程团队专注于听力功能,但Liu在华盛顿特区游说OTC法案 时起了 主导作用。     当该法案于去年8月写入法律时,Doppler陷入了困境。Kraft重新联系了那些可能的收购方 ,他们立即同意见面。微软的一个团队,包括Nadella,探讨 了是否可以使用可穿戴设备来提高 员工的工作效率,这些公司共享了几个有趣的想法。由于Here One有一个向内的麦克风,放大了 佩戴者自己声音的声音, 为什么不创建软件命令Word或Excel用户可以安静地低语操作,不会打 扰到工作同事。但是最终,微软决定放弃收购。     来自谷歌的几支团队看了一眼也放弃了,其中一支团队来自X“moonshot工厂”,另一支来 自公司的硬件部门,该部门正在寻找帮助来完成其即将淘汰的 Pixel Buds产品(又名“Pixel  Duds”)。     2017年9月,苹果公司派出了一支庞大的团队进行另一轮谈判。它显然不需要Doppler。自 2011年以来,Apple一直在学习听力技术,当时它开始与助听器 制造商建立合作关系,因此客户 可以将iPhone中麦克风拾取的声音直接输入助听器(例如,学生可以将iPhone放在讲台前面,这 样子就能更清楚地听老师讲 课了)。 该公司已投入大量资金开发技术,如W1通信芯片,该芯片 使得AirPods在音质、电池寿命和易用性方面脱颖而出。根据NPD Group的数据,AirPods 在今年 上半年占据了所有无线耳机销售额的24%,远远领先于只有3%的亚军Beats。尽管如此,苹果公 司仍然对关键的Doppler技术专家,特别是那些致力于 听力算法的技术人员的聘用感兴趣,但他 们不愿意提供能够使得Doppler满意的收购价格。     与亚马逊的会谈持续时间最长,也是最严肃的。凭借强大的智能语音能力,即使不靠近智能 扬声器,客户也可以通过Alexa购物,而无需依赖iPhone或 Android设备。Lab 126团队多年来一 直在寻找一种“让Alexa走出家门”的方法。但是他们知道Doppler的财务状况正在快速恶化—— 可能是因为它在谈判过 程中了解到了很多关于Doppler技术和业务的内容——所以亚马逊方表示 只提供低价竞标。     Kraft在几周后选择关闭公司,而不是接受任何出价。后来,他将Doppler的知识产权卖给了 Dolby,一家专门从事音频软件业务以增强电影和其他媒体的 音质的公司。Dolby尚未确认任何 基于Doppler专利的新产品,但“我们正在寻找将我们的技术、生态系统和知识与智能语音市场 相结合的方法,”该公司首 席科学家Crum说。     “虽然Doppler公司已经倒闭了,但很高兴听说到Doppler的愿景将继续存在,” Kraft通过 电子邮件表示,“我们为我们的创造而自豪,为Doppler团队 帮助世人带来入耳式计算机的一大 飞跃而感到自豪。” Kraft拒绝评价与亚马逊、苹果或任何其他收购者的任何讨论。     Doppler公司关闭了,但可智能语音市场正在变得越来越火热。音频技术人员的薪水正在飙 升,大型科技公司经常向创业公司和传统助听器公司的顶尖人 才支付20万美元的薪水。移动芯 片巨头高通公司在3月份推出了第一款专为可测量产品设计的系列芯片,其他芯片公司预计也将 在今年年底推出类似产品。     亚马逊、谷歌和苹果公司正在蓄势待发。三位前Doppler员工表示,亚马逊已经拥有一支由 70名员工组成的团队,当时这些公司正在进行谈判。虽然谷歌 的硬件团队继续在Pixel Buds和 其他产品上工作,但谷歌的X部门正在寻求开发完全独立的入耳式计算机,而谷歌语音部门专注 于通过基于耳机设备的方法使 这种个人语音助理更容易与用户互动。     苹果公司也在努力向前迈进。消息人士称,与其建立一个革命性的新产品来迎接智能语音时 代,苹果公司将继续以熟悉的方式增加新功能。据Bloomberg 称,该公司将在年底前为音乐爱好 者发布高端耳机,并将推出升级版的防水AirPods,其中包括通过说“嘿,Siri”激活设备的能 力。     智能语音市场的其他先驱者已经为巨头的到来做准备。在Doppler之前不久成立的德国公司 Bragi最近决定停止销售其智能语音设备,转而向软件许可方 面发展。     首席执行官Nikolaj HViid说:“当苹果公司和其他公司正在追逐你时,你需要改变投资方 位。另一方面,当这些公司都来追赶你的时候,其实我们心里 也是一整窃喜。”